篇一 學校家庭教育調研報告1350字
一、調研的目的和意義
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而家庭教育是人一生中起步最早、影響最深的一種教育,它直接塑造了一個人個性、品德、修養(yǎng)、愛好、才能等,對促進少年兒童的成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家庭結構的變化,家長對孩子的學習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學生的家庭教育問題逐漸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之一,這些孩子的家庭教育狀況如何,直接決定著學校教育的質量,也決定著未來國民的整體素質。本次對本地區(qū)的學生家庭教育情況的調研,將有助于家校的相互配合,提高對學生教育教學的管理水平。
二、地區(qū)現狀分析
我校地處石嘴山市大武口區(qū)石炭井溝口辦事處,距離城區(qū)較遠,學校服務范圍4平方公里,人口9千人,本地主要經營果園和農產品,經濟產品比較單一,被規(guī)劃為防護林帶。隨著城市化進展的加速,本地區(qū)人口逐漸減少,有75%居住的是老人,還有一些是租地種糧和租果園的,隔代教育、單親家庭是這一地區(qū)家庭的特點。
三、研究方法與研究對象
本次調查采用問卷調查和訪談的方式,調查對象主要為小學二至九年級學生的家長,發(fā)出問卷100份,收回有效問卷97份。
四、結果與分析
對問卷所得資料進行了定性分析,再結合訪談所得的材料得出以下結論:
(一)從家長的學歷來看:父母親的文化水平在某種程度上決定著家庭教育的思想與方法。而父母親的學歷層次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水平的高低狀況。調查表明,我校學生父母親的學歷情況是:父母親是大專文化以上學歷的約占其總數1.55%;父母親是高中文化學歷的約占其總數5.1%。父母親是初中以下文化學歷的約占其總數83.35%。
(二)從家庭的經濟收入來看:由于各種原因,大部分家庭收入不容樂觀,家庭經濟狀況一般的約占68.65%,家庭經濟狀況比較差的約占26.74%,家庭經濟狀況很差的約占4.61%。
(三)從家長的教育觀念來看:幾乎所有的家長關注的是孩子的品德教育,其次是身體健康,再次是智力開發(fā)。家長的教育觀念有所轉變,但是家長對孩子的學習重視程度,從“投資讓孩子課余參加培訓”來看,小學家長比較重視“唱歌、跳舞、美術”等,而初中學生家長比較重視“文化課補習”,從對孩子的學習成績滿意看,小學學生家長滿意程度較高,而初中學生家長滿意程度較低。
(四)從家長的教育內容來看:還是重視書本知識,課外閱讀書籍極少,但從“您孩子經常做的家務”來看,幾乎所有的學生在“掃地倒垃圾、洗衣服、做飯”方面做得比較好。
(五)從家長的教育方式方法來看:大部分家庭民主氛圍較濃,從“您孩子成績不理想時采取的教育手段”來看,大多數家長都是“談心”,“責罵、打罰”較少。從“您教育孩子最大的煩惱”來看,“孩子個性強,不聽話”較多,其次是“沒時間”??梢钥闯黾彝ソ逃绞椒椒ㄓ泻艽蟾纳?。
五、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家庭教育責任觀念仍然落后
部分家長認為把孩子送進了學校,教育孩子就屬于學校的事了,培養(yǎng)和教育好孩子是學校的應盡之責。近些年,很多家長忙于生計,將孩子交到學校之后就不聞不問了。特別是到了高年級,有些家長從來不到學?;蛳蚶蠋熈私庾优谛W習情況,連家長會也不來參加,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哪個班級,老師是誰,對孩子學習情況就更不清楚了。家長不關心在校子女的表現,有些家長還習慣替子女說話,庇護孩子的缺點和錯誤。部分家長與學校缺乏配合和協調,致使學校教育成效減弱。
篇二 學校家庭教育對未成年人影響自查報告2950字
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是學校教育的基礎,是社會教育的保障。家庭是人的終身教育場所,也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具有重大影響。家長學校以未成年人的家長為主要對象,是宣傳正確的教育思想,普及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的主要場所,是促進社會和諧、落實素質教育和構建和諧學習型家庭的重要場所。學校要積極引導家長與學校主動配合,學生全面發(fā)展。努力形成學校、家庭互相配合、互相補充、相互促進的育人合力,共同促進廣大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必由之路?,F將我校家庭教育“__”規(guī)劃實施情況報告如下:
一、貫徹實施家庭教育“__”規(guī)劃基本情況
(一)、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
以馬克思主義、___、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證落實科學發(fā)觀,堅持以人為本、德育為先,以校園為依托,以提高家長素質為根本,以建設和諧家庭、營造良好育人環(huán)境、培養(yǎng)一代“四有”新人為目標。
(二)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家庭教育長效機制
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的基礎,對未成年人健康成長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把家庭教育工作納入學校發(fā)展總體規(guī)劃。我校把家庭教育作為重要組成部分,明確規(guī)定了家庭教育工作的各項目標,把家庭教育工作列入議事日程。二是完善家庭教育指導和服務機構,加強對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導和服務。我校成立了家長學校。不定期召開座談會、研討會,對家庭教育中的突出問題、熱點問題進行座談、研討;深入社區(qū)、農村舉辦家庭教育報告會、家教咨詢活動。
(三)加強家長學校建設,傳播科學家教知識和方法
一是建立健全各級各類家長學校。家長學校是宣傳普及家庭教育知識的主要陣地。近年來我校經過有計劃、有步驟、全方位、多層面的努力,使家庭教育水平和家長素質明顯提高,家庭教育和科學育兒知識宣傳普及覆蓋面不斷擴大。截止目前,家長受教育率達到95%以上。家長學校做到年初有計劃,年終有總結,并堅持經常性地開展活動。通過舉辦家教報告會、家教咨詢等,在傳播科學家教知識中發(fā)揮了主渠道作用,使家長素質和教育子女能力不斷提高。二是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家長學校領導小組。加強組織,確保工作落到實處。家長學校教學要適應形勢變化和學生家長的接受特點,確保教育既富思想性、教育性,又富有吸引力、感染力。先進個人和“為國教子,以德育人”好家長,營造了“爭做合格家長,培養(yǎng)合格人才”活動的良好社會氛圍。
(四)重視質量,家長學校主渠道作用明顯增強
充分發(fā)揮家長學校在家庭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發(fā)揮學校優(yōu)勢,形成整體合力、全面推進家庭教育工作上新臺階。一是創(chuàng)辦新型家長學校。積極探索網絡家庭教育經驗,二是有計劃地組織家庭教育教師到家長學校、到社區(qū)、農村開展家庭教育知識宣傳咨詢、報告會講座等活動。三是“__”以來,針對我校農村留守兒童多,學生家長家長和外來務工人員家庭教育水平不高、農村家庭教育陣地匱乏等新問題,創(chuàng)建了流動人口子女、農村留守兒童示范家長。
(五)多措并舉,全面提高家長和兒童的素質
__”中期,通過開展各具特色的主題教育活動,把家庭教育的新理念、新知識、新方法宣傳到家庭,傳播給家長。
——開展小公民道德建設活動。各地認真學習教育、心理、管理等相關學科的知識,及時吸納國內外現代人才學新觀點,確立了“以人為本”、“兒童參與”、“親子互動”、“實踐養(yǎng)成”等具有時代特色的家庭教育工作新理念。提倡兩代人文化反哺、在家庭道德教育實踐中相互學習并共同成長的現代家庭教育內涵,把家庭教育工作較好地導入科學發(fā)展的軌道。以“為國教子、以德育人”為主題,因地制宜的開展“疏勒縣東營第一希望小學十佳小隊員”評選活動、“家庭教育圖片展”、 “家庭教育報告會”、 “感恩教育活動”、“慶六一、城鄉(xiāng)兒童手拉手演講活動”、“關注流動人口子女、農村留守兒童慰問活動”、“情系貧困兒童、播灑真情愛心”、“家庭教育成果展”等多項大型家庭教育主題實踐活動使廣大家長直接參與實踐活動,幫助孩子們進一步增強愛國情感,樹立遠大理想。
——不斷優(yōu)化家庭教育環(huán)境。各地立足于家庭育人,搶抓機遇,有效推進了家庭教育工作在新時期實現新發(fā)展。為使“家家學習、相互學習、終身學習”的理念得到弘揚,使家長的自身素質在活動中得到提高,積極向廣大家長兒童宣傳抵制不良信息的知識和方法,指導免費安裝過濾軟件等各類服務,做好綠色上網行動,動員全社會共同為兒童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社會文化環(huán)境。組織開展了“爭做學習型家長、創(chuàng)建學習型家庭”大討論等活動,旨在通過廣大家庭參與閱讀學習、征文、知識競賽、演講比賽等形式的活動,努力為未成年人創(chuàng)造安全的成長環(huán)境。
——關注農村留守流動兒童家庭教育問題。“__”中期,全面落實農牧區(qū)貧困學生“兩免一補”的范圍,對在校農牧民子女全部提供免費教科書,免除學雜費,積極爭取企事業(yè)單位、團體及社會力量捐資助學。使更多的流動人口家庭貧困學生得到救助,保證了農村留守流動兒童接受教育的權利。并針對農村留守流動兒童面臨的教育、心理、健康、安全等突出問題,開展了專題調研,提出了建立長效工作機制、加強執(zhí)法力度、加大資金投入、構建監(jiān)護網絡、加強志愿者隊伍建設、構建三位一體的教育關愛體系等建議。
——建立隊伍,提升家庭教育服務指導能力 ——不斷提升家庭教育理論研究水平。 “__”中期,家長學校針對家庭教育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和理論研究工作,不斷提高家庭教育工作上臺階、上水平。承擔家庭教育的教師潛心研究家庭教育理論,積極參與培訓骨干和指導廣大家長的實踐活動,
——不斷充實家庭教育工作者隊伍。“__”中期,為進一步加強家庭教育工作的隊伍建設,建立了以家庭教育專家和教子有方的優(yōu)秀家長為主體的知識宣講組隊伍,匯聚著社會各方家庭教育工作專業(yè)人士和各級家長學校工作人員的家庭教育志愿者隊伍。為加強隊伍建設,先后舉行了“爭做合格家長、培養(yǎng)合格人才”家庭教育讀書知識競賽活動啟動儀式;加強家庭教育工作者隊伍素質建設,促進家庭教育理論研究和宣傳普及。
二、存在的問題
1、家庭教育工作經費缺乏。目前,家庭教育工作缺少專項經費,社會贊助又很困難,不利于開展規(guī)模性、系統性的家教活動。
2、家庭教育工作城鄉(xiāng)發(fā)展不平衡。在城鎮(zhèn),各種教育資源相對集中,家長的綜合素質相對較高,為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的開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家庭教育知識普及率在城鎮(zhèn)普遍較高。在農村,特別是較為偏僻的邊遠地區(qū),家長的文化素質低于城鎮(zhèn)的家長,家庭教育知識的傳播、傳授渠道相對較窄,因而成為家庭教育工作的薄弱環(huán)節(jié)。
三、思考和建議
1、爭取經費支持,設立家庭教育工作專項經費,或在婦女兒童活動經費中明確含有家教經費。根據《規(guī)劃》的相關要求,積極爭取上級部門對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視和支持,力爭有一定的家庭教育工作專項經費,為做好家教工作提供必要的經費支持。
2、采取措施,提高農村家庭教育知識宣傳普及率。積極探索在農村開展家庭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及時總結好的經驗做法并加以推廣。要發(fā)揮家庭教育講師團的作用,組織開展送“家教知識下鄉(xiāng)”活動,把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的觸角延伸到農村山區(qū)。把有限的人力、物力向農村傾斜,加大工作力度,努力縮小城鄉(xiāng)之間的差距,提高農村家庭教育知識覆蓋面。
3、及時更新家教知識,創(chuàng)新宣傳普及途徑。不斷更新家教知識,使之貼近家庭需求,跟上時代發(fā)展,符合科學教育,利用好各種媒體和載體,做好家教的宣傳普及工作。
篇三 學校家庭社區(qū)三結合民族傳統美德教育實驗研究報告9400字
“學校、家庭、社區(qū)三結合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系統實驗研究”是全國教育科學“九五”規(guī)劃國家教委重點課題,由欒傳大研究員牽頭成立全國總課題組,組織了20多個省市地區(qū)的中小學校參與共同研究。在總課題組的指導和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及有關單位的支持下,從1997年初開始,廣西課題組作為總課題組的副主任研究單位,組織了5個實驗單位、88所中小學校進行了實驗研究,參與實驗的教研員、教師1200余人,學生近3萬人。在所有參與者的共同努力下,本課題實驗研究已完成了一個實驗周期任務。
一、課題的提出、確定和假設
(一)提出與確定
__主席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指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必須著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經濟發(fā)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扒嗌倌晔亲鎳奈磥恚褡宓南M?,要十分重視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江主席還要求全國青少年“弘揚中國古代優(yōu)良道德傳統和革命道德傳統,吸取人類一切優(yōu)秀道德成就,努力創(chuàng)建人類先進的精神文明”。中國有著50XX年燦爛的文化傳統,素以文明和禮儀之邦著稱于世。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在歷史發(fā)展進程中形成的優(yōu)秀民族品質、優(yōu)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氣節(jié)、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禮儀的總和,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核心,是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精神脊髓。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美德,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然而,近年來由于多種原因造成社會倫理道德滑坡的情況比較嚴重,優(yōu)秀的傳統也被忽視,青少年更是深受其害,中小學生中獨生子女多,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較差,德育效果欠佳等等,使精神文明建設受到很大影響。
由此可見,利用中華民族優(yōu)秀道德傳統這一特有資源對青少年學生和家長乃至社會公民進行道德教育,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祖國的需要,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是豐富中小學德育內容,提高中小學德育實效,教育青少年學生振奮民族精神,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學會做一個現代的中國人的需要。
與其它德育工作一樣,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必須全社會齊抓共管,方能取得最佳效果。經過了解和考察,結合我自治區(qū)中小學德育工作的實際情況,經請示自治區(qū)教委領導同意,我們決定參與欒傳大研究員組織的全國“學校、家庭、社區(qū)三結合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系統實驗研究”課題的實驗研究工作,由廣西教育學會牽頭,成立“廣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研究課題組”,在我區(qū)部分中小學中進行實驗研究。
(二)假設
從時代要求出發(fā),將傳統美德與現代精神相融合,發(fā)揮學校教育主渠道的作用,探究“三結合”傳美教育的途徑、方法和模式,繼承中華美德,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道德認知水平和道德品質;為培養(yǎng)合格的、跨世紀的現代中國人打好道德素質基礎,提高中小學德育整體水平,為精神文明建設作出貢獻。
二、實驗對象與組織
(一)實驗對象
主要對象是中小學生。同時也對中小學教師、家長和社區(qū)教育所轄單位的公民進行傳美內容的教育。
(二)實驗研究組織
本實驗研究課題實行統一規(guī)劃、分級管理、宏觀調控、各負其責的組織管理辦法。自治區(qū)成立“廣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實驗研究課題組”,課題組成立領導小組(由自治區(qū)教育學會1名副會長任組長、教育廳基教處和學會秘書處各1名負責人任副組長)并設有辦公室,在全國總課題組的指導下,負責制訂本自治區(qū)的實驗研究方案及工作規(guī)程、管理條例,提出實驗研究的總體思路、模式,培訓實驗教師和指導人員,指導實驗單位和實驗校點的實驗研究,控制實驗進程,總結、交流實驗研究經驗,表彰先進等。
自治區(qū)課題組之下,成立了5個實驗研究單位,其中有4個地級市,即南寧市、柳州市、桂林市和北海市實驗研究單位;l個少數民族鄉(xiāng)鎮(zhèn),即龍勝瑤族自治縣平等鄉(xiāng)實驗研究單位。5個實驗研究單位也均成立了領導小組,市教委領導任組長,教科所和學會的同志任成員。由各實驗研究單位確定實驗校點,具體負責校點的實驗研究管理和指導工作,交流本市實驗研究經驗。
各實驗研究學校也成立了領導小組,校領導任組長、政教主任具體負責,確定本校研究的子課題和實驗的重點德目內容,組織教師具體實施。
三、實驗研究的方法與內容
實驗以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德目體系為內容。具體以《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故事》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警語名言500句》為主要實驗教材,輔之以適合各地實際情況的部分材料。
我自治區(qū)各實驗單位結合本單位實際,具體選擇課題進行研究,(課題略)。
具體實驗研究的方法、途徑與步驟:
主要采取以下幾種研究方法
1.調查法 根據傳美教育的內容,設制各種調查表,通過召開座談會、找學生個別談話、進行問卷調查、走訪家長和社區(qū)等多種形式按德目內容調查了解當時學生、家長的各種思想認識和表現,同時收集各種相關的資料,為有針對性、有重點地進行傳美教育打下基礎,為課題研究提供背景材料。
2.實驗法 主要是自然實驗法。通過傳美知識的傳授和多種形式、多渠道的傳美教育活動,提高學生(家長)道德認知,探索“三結合”傳美教育的模式和運行機制。
3.比較法 主要是作縱橫向比較。通過實驗校實驗前后和實驗班與對比班在道德品質素質等方面狀況的比較,驗證實驗方案的可行性和實驗的效果。
4.行為訓練法 即在實踐中訓練學生形成傳統美德行為的方法。通過教學形式、實踐活動形式等多種形式進行反復、長期訓練。例如: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公益活動、“手拉手”活動等等。
5.考核評價法 制訂《傳統美德素質教育目標體系及學生素質個性發(fā)展評價表》等評價標準,通過自我評價、教師評價、集體評價、家庭評價和社區(qū)評價,使學生清楚自己在各個層次的表現及努力的方向,達到傳美教育之目的。
在實驗研究過程中,我們從廣西實際情況出發(fā),在具體操作上,各實驗單位普遍按照“一種模式”、“十一個結合”的做法來實施。
一種模式:即以學校為主導,以家庭為基礎,以社區(qū)為依托的“三結合”區(qū)域傳美教育模式。此模式主要是以學校為切入口,首先在教師和學生中進行傳美教育,通過學校的傳美教育,向家庭和社會輻射,帶動和指導家庭、社區(qū)的傳美教育,逐步形成“三結合”的傳美教育網絡,創(chuàng)建良好的學校、家庭、社區(qū)傳美教育環(huán)境,提高學校傳美教育的實效性,并達到深化傳美教育的意義之目的,即:以傳美教育促進“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提高學生和家長、社區(qū)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質,進而為全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服務,使學校的傳美教育得以升華。
十一個結合:
1.學校傳美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環(huán)境對孩子的成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對學生進行傳美教育的基礎。我們以學校為主導,把傳美教育輻射到家庭,在抓好學校傳美教育的同時,對家長進行傳美教育,讓家長做好孩子的表率。創(chuàng)造良好的家庭育人環(huán)境,發(fā)揮家庭美德教育功能,成立“傳美教育家長委員會”,與學校一道共同抓好學生的傳美教育。主要措施有:
(1)辦好家長學校。通過家長學校,采用專題講座,播放學校傳美教育錄像片等方法向家長進行傳美教育,提高家長的傳美素質,在此基礎上,協助學校做好學生的傳美教育工作。
(2)舉行“家長開放日”、“家長接待日”活動。請家長到學校聽傳美課,參加傳美活動,參觀傳美展覽等等,家長與學生共同接受教育,并增強家長參與學校傳美教育的自覺性。
(3)編輯傳美教育資料。例如《美德》??ⅰ秱髅澜逃议L報》等,發(fā)給家長學習,并要求反饋學習心得,學校將寫得好的登出來,學生、家長互相促進。
(4)堅持家校聯系制度。建立傳美教育家校聯系卡,例如,“孝敬卡”、“在家表現活動表”等,及時交流學生在校在家的表現。有的實驗學校還布置傳美教育作業(yè),例如平時主動協助家長料理家務外,假期連續(xù)當一周家長,寫出當家體會,由家長評價等等。
(5)建立評選表彰優(yōu)秀家長制度。評選“合格家長”和“優(yōu)秀家長”,召開“教子有方經驗交流會”、“傳美教育優(yōu)秀家長表彰會”等,讓優(yōu)秀家長傳授經驗,為家長戴紅花。發(fā)獎狀。
通過以上做法,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融為一體,優(yōu)勢互補,形成合力。
2.學校傳美教育與社區(qū)教育相結合
社會環(huán)境對青少年的成長起著重要的作用,它既可以檢驗學校傳美教育的成果,又直接影響著學生道德品質的形成。因此,我們把學校的傳美教育向社區(qū)輻射,以社區(qū)為依托,動員各方面力量與學校密切配合,加大傳美教育力度,創(chuàng)設大的良好的育人氛圍。在這方面我們也是采取由小區(qū)域逐步向大區(qū)域發(fā)展的辦法。
首先是建立小區(qū)域的傳美教育網絡。即把與學校有密切關系和學校周邊的單位動員起來,例如:與同學校掛鉤的駐軍、武警、派出所、機關單位和學校所在地的小區(qū)、街道、廠礦企業(yè)等共同成立“傳美教育指導委員會”。該委員會由學校、家長委員會和各單位的負責人組成,其職責為:協助學校搞好對學生的傳美教育;對轄區(qū)內各單位的公民進行傳美教育。在該委員會的統籌指導下,各小區(qū)形成了強有力的教育合力,構建了全方位的傳美教育環(huán)境。強化了學校的教育環(huán)境,建立了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優(yōu)化了社會教育環(huán)境。
在區(qū)域傳美教育網絡的建立中,我們還十分注意發(fā)揮區(qū)域在傳美教育實驗基地方面的作用,例如區(qū)域內部隊、紀念場館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
3.傳美教育與課堂教學相結合
一是開設每兩周1節(jié)的“傳美課”。遵循現代教學原則,優(yōu)化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采取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形式,以多媒體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熱情,重視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在學生道德形成發(fā)展中的作用,對學生進行傳美知識教育。例如不少實驗學校依照激情——明理——導行的教學框架,采用五環(huán)式教學結構來上傳美課。即:導入新課——主題教育(學習傳美故事,明確道理)——深化理解(充實事例,論證觀點)——一評價擴展(辯析是非,指導言行)——鞏固延伸(課內鞏固,課外延伸)。
二是進行學科滲透。利用中小學各科教材中蘊含的豐富的傳美教育內容,與傳美教育的德目掛鉤,把傳美教育有機地滲透到各學科教學當中。滲透的形式有直接滲透、間接滲透和相機滲透等。
4.傳美教育與“三會”相結合
實驗學校把傳美教育18個德目內容列為校會、團(隊)會和班會的重要內容,每階段突出一個德目內容,每次活動突出一個中心,既豐富了“三會”的內容,又使傳美教育生動活潑,形式多樣。例如:舉行“爸爸媽媽我愛您”、“做禮儀好少年”中隊會等。
5.傳美教育與節(jié)日活動相結合
實驗校根據節(jié)日的特點,結合傳美教育內容,設計主題活動,使年年都過的節(jié)日內容變得豐富多采,且得到深化。例如在“三八”節(jié)、母親節(jié)、“五一”勞動節(jié)中開展“當家一日,自理一日”,“我給媽媽唱支歌”、“我是爸媽小幫手”、“夸夸我的好媽媽、好爸爸”等主題活動,在“五四”青年節(jié)開展“立志勤學、求索攻堅、報效祖國”的主題活動等等。
6.傳美教育與常規(guī)管理相結合
在傳授傳美知識,明白道理的同時,對照德目內容對學生進行良好行為規(guī)范的訓練。文明禮儀訓練、良好學習慣訓練等,學傳美,見行動,做到人人懂傳美,學傳美,個個揚美德,有美德。以美德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培養(yǎng)良好的班風、校風、學風。例如用“整潔健身”規(guī)范學生的儀容儀表,用“求索攻堅”端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等等。
7.傳美教育與國內外重大時事教育相結合
傳美教育必須融入愛國主義教育的主旋律中,而國內外發(fā)生的重大事件為愛國主義教育提供了有利的教育時機,抓住這些時機,把傳美教育與時事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會對學生產生巨大的震撼力量。例如:1998年抗洪期間,實驗學校把傳美教育與抗洪精神有機結合,提出“弘揚傳統美德,光大抗洪精神”的口號,召開“慰問抗洪英雄”主題班會,舉辦“弘揚傳統美德,光大抗洪精神”演講比賽,開展“情系災區(qū),奉獻愛心”等系列活動,師生都深切感受到中華民族強大的凝聚力和中華傳統美德在當代產生的精神力量。
8.傳美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
實驗學校針對目前不少學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的狀況,選擇相關的德目內容,采取上心理健康教育課,設立心理咨詢相談室等方式對學生進行崇高的民族自尊心、堅韌不拔的意志、頑強的耐挫能力,良好的心理調試能力和環(huán)境適應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9.傳美教育與校園建設相結合
校園環(huán)境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具有潛移默化的隱性育人功能。實驗學校在十分注意美化、綠化、香化校園環(huán)境的同時,還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傳美教育的環(huán)境。例如,在校園和教室里掛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名言警句、名人畫象;開辟傳美教育宣傳欄;校廣播站定時播講傳美故事和名人名詩名句;建立校園傳美教育陣地(廣西師大附中的名人名言、詩詞、題字碑林、桂林市育才小學的王半塘種植園等);開展班級、校際間的傳美教育黑板報比賽,學生間的傳美手抄報競賽和傳美知識搶答、競賽;舉行傳美內容的文藝演出等等。以豐富形象的教育內容,優(yōu)美的校園環(huán)境促使學生良好品質的形成。
10.傳美教育與實踐活動相結合
培養(yǎng)學生傳統美德必須堅持知行一致,通過實踐檢驗教育效果,在實踐活動中訓練學生傳統美德的形成;把認知付諸于行動,內化為品質。實驗校建立了傳美教育基地,例如少年軍校、農村聯系點,扶貧學校等,結合有關德目內容,組織學生到基地軍訓、與農民“三同”、與扶貧校開展“手拉手”等活動,親身體驗軍營、農村的生活,學習解放軍、農民的愛國愛民、勤勞節(jié)儉、自強不息等美德。
組織學生進行參觀、社會考察等活動,例如組織學生參觀博物館,高新技術開發(fā)區(qū),了解中華民族發(fā)展的進程,了解當今社會科技的發(fā)展與成就,機遇與挑戰(zhàn)及對人才的需求,從而激發(fā)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刻苦學習,立志成才,承擔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在助人、環(huán)保等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團結友愛、見義勇為、整潔健身等優(yōu)良品質。
11.傳美教育與師德建設相結合
教師的形象對學生有著巨大的感染力和影響力,在學校的傳美教育中,教師的品德修養(yǎng)水平對傳美教育的效果起著關鍵的作用。因而實驗學校很注意在向學生進行傳美教育之前和整個教育過程中抓好對教師,特別是年青教師的傳美教育,把它作為師德教育的重要內容,以形成師生互動的局面。
四、實驗研究的結果
經過4年的實驗研究,我們在科研目標、教育目標方面都取得了較好效果。
(一)在科研目標方面,在抓好學校小范圍傳美教育的基礎上,初步構建了學校、家庭、社區(qū)三結合的傳美教育模式,豐富和發(fā)展了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德育理論。
1.探索、形成了“以學校為主導,以家庭為基礎,以社區(qū)為依托”的學校、家庭、社區(qū)三結合的傳統美德教育模式,以及構建了“5種研究方法”,“11個結合”的教育途徑的傳美教育運行機制,較好地處理了傳統美德教育與學校其它德育之間的關系,學校傳美教育與家庭、社區(qū)傳美教育的關系。探索、建立了一套簡便易行的傳統美德教育評價測量方法。為構建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德觀、價值觀和行為規(guī)范體系提供了理論與資料。在研究的基礎上,自治區(qū)課題組編輯出版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課題研究專輯》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實驗研究報告集》2本書;市傳美教育課題組編印了《探索的足跡》、《傳美教育論文集》、《傳美教育教案集》和《傳美教育在閃光》等書12本;實驗校課題組也編輯了《執(zhí)著的實踐,有益的探索》等專集50多本。
2.幾年的實驗研究工作,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培訓和研討活動有效地提高了實驗人員開展教育科學研究的水平,為我自治區(qū)培養(yǎng)了一大批德育研究骨干教師。在整個研究過程中,全自治區(qū)實驗人員共撰寫論文500多篇,錄制教學錄像片60多部,且質量較高,獲好名次的多,其中有60篇在公刊物上發(fā)表,38篇獲中央教科所德育研究中心和全國總課題組優(yōu)秀論文一等獎,120篇獲2等獎,112篇獲三等獎,12部錄像片獲優(yōu)秀錄像片一等獎,12部獲二等獎,4部獲三等獎;有18篇論文獲自治區(qū)課題組優(yōu)秀論文一等獎,47篇獲二等獎,78篇獲三等獎,11部錄像片獲優(yōu)秀錄像片一等獎,16部獲二等獎,19部獲三等獎。27個單位被總課題評為先進單位,52人被評為總課題組優(yōu)秀工作者,56單位(含學校)被評為自治區(qū)課題組先進單位,120人評為自治區(qū)課題組優(yōu)秀工作者。
(二)在教育目標方面,師生、家長的道德素質和學校的德育總體水平有了顯著提高,促進了學校素質教育和社區(qū)精神文明建設的發(fā)展。
1.學生的道德素質有了明顯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大大增強,樹立了正確的道德觀念,促進了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和優(yōu)良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乃至整個精神風貌的改變,從而促進了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愛國、愛民、勤學、文明、懂禮、守紀、孝敬、團結、助人、誠實、勤勞、節(jié)儉逐步成為學生的自覺行為。各實驗校的匯報材料顯示,從總體上說,學生關心國家大事的多了,對政治漠然的少了;勤奮學習的多了,厭學輟學的少了;文明禮貌的多了,打仗無禮的少了;尊師守紀的多了,違犯紀律的少了;熱愛勞動的多了,怕苦怕累的少了;關心集體的多了,損壞公物的少了;孝敬父母的多了,嬌慣任性的少了;互相幫助的多了,自私自利的少了;誠實守信的多了,弄虛作假的少了;勤儉節(jié)約的多了,揮霍浪費的少了……一大批優(yōu)秀學生脫穎而出。
例1:柳州市柳鋼一中一年級8個班的484名學生剛入學時多數學生組織紀律、待人接物、尊敬師長、對學習和勞動的態(tài)度等方面均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問題,實驗僅一年后就發(fā)生了很大變化。
例2:北海市就傳統美德教育的16個德目內容對部分小學實驗班與對比班學生情況進行了測評,其效果也是很明顯的。
例3:柳州市文惠路小學實驗前不少學生有不同程度的壞毛病,例如:在家嬌生慣養(yǎng),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比穿名牌、吃好東西;不愿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學校開展傳美教育,學生面貌發(fā)生了很大變化,養(yǎng)成了節(jié)儉的好習慣,節(jié)約下來的零花錢支援災區(qū)和手拉手學校的農村學生;在家主動做家務,生活逐浙學會了自理;尊敬老師和父母,學會為父母分憂解愁;學會了關心集體、關心他人,主動幫助有困難的同學。
學生的進步促進了良好班風的形成。參加實驗的許多班級被評為校、市文明班級、優(yōu)秀少先隊中隊。學生犯罪率、吸毒率為零。例如:柳州市實驗校150多個班,有35個班評為市級先進集體,68個班評為校先進班級。又如:桂林市中山中學一年級1個實驗班,實驗前學生對新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不習慣,班風、學風較差,實驗僅1年多后,同學們學會了關心、學會了交往,人際關系有了明顯改善,班集體的凝聚力不斷增強,一個團結、活潑、積極向上的班集體逐步形成,全班同學操行合格率達到100%;輟學率、流失率、違法犯罪率均為零,被評為校先進班集體和優(yōu)秀中隊,1人評為市“三好”學生,15人評為校“三好”學生,1人評為校優(yōu)秀學生干部,10人評為校學雷鋒積極分子。
2.傳美教育為學校提供了更具體、生動,形象的德育教育內容,推進了學校德育內容特色化、系統化、科學化的建設,使學校的德育整體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促進了校風建設和素質教育的實施。參加實驗的學校校貌有了很大改變,不少被評為市、自治區(qū)和全國先進學校。例如:桂林中學1999年評為自治區(qū)“優(yōu)秀文明學?!焙汀叭珖w育衛(wèi)生先進單位”。南寧市參加實驗的學校大部分都是光榮榜上有名:市一職高成為自治區(qū)示范職高;南湖小學評為自治區(qū)德育工作先進單位;二十六中評為自治區(qū)文明單位;十三中評為“講文明樹新風”先進單位;天桃實驗學校和民樂小學評為市一級示范學校;市九中評為社區(qū)服務先進單位和“樹廣西新形象,創(chuàng)全國文明城市”先進單位;四中團委評為南寧市“頂瓜瓜”團委等等。市九中在實驗研究過程中,充實、鞏固了學雷鋒小組i80個,學習互助組235個,并組織了“青年志愿者”為五保戶服務。僅半年時間全校學生做好事1067件。十三中成立社區(qū)基金會,資助2萬多元給家長下崗的特困生繼續(xù)就讀。以上先進事跡均得到媒體的大力宣傳。又如:北海市五中原來是一所比較薄弱的學校,生源也較差。該校參加實驗后,把傳美教育作為德育工作的主旋律來抓,整個德育工作得到加強,學生道德出現了可喜的變化,實驗以來,每學年違紀、治安事故率由原來的8.7%遞減1.2%,學校教學秩序井然,師生關系和諧,學生遵紀守法,立志勤,熱心助人。僅1999——200o學年后涌現出優(yōu)秀學生干部170多人,三好學生328人,文藝、體育、宣傳、環(huán)保積極分子300多人,“弘揚美德”學雷鋒積極分子100多名,獲各種學科競賽獎131人次。不少學校不僅抓好校內的傳美教育,還把教育的成果推向了社會,促進了社區(qū)精神文明建設。例如:桂林五中組織學生開展了大量的社會公益活動,比如當好小交警、到鐵路。公路兩旁和漓江邊撿拾白色拉圾、擦洗護攔,扶貧獻愛心,到福利院做好事、到勞教所幫助教育勞教人員等等,僅1998年、1999年全校師生共捐款近2萬元,捐書籍4498本,衣物6112件,文具用品3035件。
3.實驗班的教師在實驗過程中也受到中華優(yōu)秀民族品質、優(yōu)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禮儀等的教育和熏陶,特別是青年教師,提高了師德水平,人人抓德育,個個抓傳美,教師中涌現出一大批自覺弘揚傳統美德、敬業(yè)愛生、無私奉獻的教書育人的典型。例如:南寧市有205名教師參加實驗,其中有2人評為市先進工作者、2人評為市師德標兵、3人評為市學科帶頭人;29人評為市骨干教師。又如:桂林市崇善小學在傳美實驗研究中向教師進行“愛崗敬業(yè),為人師表”的教育,大力表彰本校有高尚師德的教師,在全校教師中產生很好的影響,該校教師幾年來敢于向全市人民承諾:全心全意投身教育,堅決不搞有償課業(yè)輔導。
4.家長通過傳美教育活動也大大提高了自身的道德素質,在家能給孩子起表率作用,對學校的教育活動和孩子的成長給予滿腔熱情的關注和支持。不少家長與孩于達到了溝通,家庭氣氛和諧了,感情融洽了。據平等鄉(xiāng)平等中心校對六年級生家長進行問卷調查顯示,家長在傳美教育中也受到很大教育。
五、結論與討論
(一)結論
在分析了4年的傳美教育的實驗研究過程和諸多實驗現象后,我們得出以下結論。
1.本課題實驗研究的選擇與確立具有重大的理論與實踐價值,所提出的實驗研究宗旨、目標、內容、原則等既具有時代性、針對性、科學性,又具有可行性。該課題的研究不僅對弘揚和繼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優(yōu)秀傳統文化,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德觀、價值觀和行為規(guī)范體系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而且對東方傳統倫理道德的弘揚與發(fā)展、乃至對整個人類精神文明建設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2.實驗研究證明,把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作為學校德育的基礎內容是正確、有效的。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fā)展的今天,堅持用馬克思主義批判繼承的原則,去其糟粕,吸取精華,堅持古為今用,洋為中用,保持自己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和特色的指導方針是正確的。
3.進行“三結合”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豐富了學校德育內容,使師生和家長的道德認識水平和道德行為能力有了較大提高,有效地提高了學校德育工作整體水平,也促進了家庭美德、社會公德教育的發(fā)展,使學校、家庭、社區(qū)的道德風貌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精神文明建設程度有很大進步,值得推廣。
4.實驗研究過程中探討、總結出的搞好學校傳美教育和抓好“學校、家庭、社區(qū)三結合傳美教育”模式具有較好的可行性、操作性,“五種研究方法”,“十一個結合的教育途徑”等為今后大面積開展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提出了新鮮的可供借鑒的寶貴經驗。
(二〕討論
1.“三結合”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是個系統工程,需要得到政府部門的重視和參與,否則將難以形成大區(qū)域的傳美教育網絡,收到預期的最佳教育效果。因此,得到政府的支持,是進行區(qū)域傳美教育的基本保證。希望各級政府把區(qū)域傳美教育納入各地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總體規(guī)劃,統一領導,分步實施。
2.實驗研究過程中,有的單位對學校和家庭的傳美教育研究得比較多,但對如何與社區(qū)的結合研究得不夠,理論探討有待加深。
3.傳美教育的評估機制尚需逐步完善以便進行科學準確的評價,從而更好地指導實踐。
出自:《中國德育的重大改革: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實驗研究十年報告》(1900-XX)廣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實驗研究課題組